010-62718432
栏目导航
  认识听损  
  耳科疾病  
  助听器技术  
  助听器保养  
  听力康复  
  耳鸣诊断与康复  
 
 
选配须知 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选配须知> 听力康复
我们到底应该如何来关心、爱护、评价聋生
神州鸿声丨全国连锁丨医学验配丨北京昌平回龙观助听器专卖店   2017-01-19 09:18:54 作者:助听器 来源:

聋教育最根本的目的是要培养一代“四有”新聋人。我们面对的聋生首先是个“人”——一个活生生的具有鲜明个性的“人”;一个遭遇着生命的不幸,并一直饱受其折磨的“人”;一个被周围的人们判定为“残废”的“人”;一个既被人们所怜悯又被人们所歧视的“人”;一个人们既说他很“聪明”又在心底认为十分愚笨的“人”;一个与正常孩子在言行上有这样那样不同的“人”;一个看着这花花世界既懵懵懂懂又似有所悟的“人”;一个内心极度自卑外表又极度自尊的“人”;……不知道我们这样的描述是否有失偏颇!十五年来我们始终在观察、在思考:究竟其第一缺陷“聋”,在其生命的成长历程中给其心理、行为、认知等方面带来了多少影响(在这儿我们不用“缺陷”一词)  助听器验配

我们与聋生朝夕相处,以百分之百的真诚与爱心给他们设计好了一天、一周、一学期乃至九年的学习计划、活动内容;规定好了什么时候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是要学做的,什么是不能学做的等等条条框框,反正该想到的都想到了,并不时地拿出来在集体晨会、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课中进行示范表演、模拟练习,采取表扬、激励、批评、处分等一项项措施。这样的“封闭式”训练成效显著,即使极少数的聋生偶有“越轨”,但一经教育即可“归顺”。绝大多数的聋生“安分守纪”的学习着、生活着。只要不出大“事故”老师满意、家长满意、领导更满意。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九年的心血、九年的期盼,孩子终于能踏上社会寻求自立。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均能找到工作,开始了另一种与学校生活绝然不同的新“生活”。但反馈过来的情况并不尽如人意,总有意外出现,让人措手不及。

我们常常在内心问自己:我们的聋教育是否有要改进的地方?

德国著名教育家、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里反复提到,人格平等,富于爱心的交流对话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是啊!“爱心”,对聋教育工作者来说是毫无疑问的.“对话、交流”“人格平等”,我们做得怎样?我们能明白地知道聋生对周围的“人与事”的真实的想法吗?我们能知道聋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要、所欲、所求;什么是他们热切盼望的,什么是他们讨厌的;什么是他们赞成的,什么是他们反对的;……

整天与聋生相处,他们的所作所为对老师来说,可能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但这当中蕴藏着多少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分析研究的典型的案例,就这样从我们的眼前溜走了。下面的两位聋生我们的印象特别深刻。

严丹,下半年读四年级,还不到9周岁,致聋原因不明。来校报名面试时是骑跨在父亲的脖子上来校的。面试的过程中一直依偎在妈妈的怀里,从没离开过。回家时,刚走出校门又骑跨在父亲的脖子上了。我对我的同事说:这孩子这样“嗲”,离开父母住校生活学习行吗?可实际情况却是:这孩子出奇的坚强,马上习惯了学校的独立学习、生活环境,并且上课时非常的活跃。每次去该班听课,她在老师的启发诱导下,时常有独到的观察、奇妙的猜想,整节课自始至终面带笑容、情绪高涨、思维活跃、与老师同学的配合非常融洽。可到下课时,她总是站在办公室门口,看老师办公。老师下班时,她也站在过道口,目送着老师乘车回家。每次轮到值夜班时,我们又惊奇的发现她一脸茫然、一脸愁容地在看别人活动,很少一同参与进去。晚自习时,常常手中拿着笔发呆,因而课外作业时有拖拉,可在老师老师的督促下又很快完成了,且字迹工整清楚。当父母每次来校看望时,笑着、哭着投入父母的怀抱,紧紧地搂着父母的脖子……

我们常常想:这孩子是否把自己从小养成的“恋父母情结”,随着到校读书而转移到了老师身上。她也需要老师象父母一样地亲她、宠她、疼她、爱她、抚慰她……我们常说:聋校的老师“既是老师又是父母”。其实说实话,老师还是老师,即使再慈爱,也代替不了“父母”。老师对聋生生活上、学习上的照顾、关心、体贴,永远是“老师式”的,不是“父母式”的。那么,面对这样的女孩,我们老师是不是也能伸出双手抱一抱她;用肌肤的亲昵接触来抚慰她;多用一点时间陪陪她;与她一起做作业;与她一起玩耍、一起游戏;是否与她一起同桌吃饭、同屋睡觉;是否让她睡觉前看看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听听(看看)“妈妈”讲不完的故事……允许她慢慢长大,而不是“一夜自立”。

另一位女孩叫陈瑜,如今已经毕业,在一家合资企业工作,从事最简单的手工加工活,要的是细心、耐心、钻心,而技术方面的要求并不高,这些她都行。因此,由于她的勤奋,在多劳多得的情况下,她的经济收入远远超出了父母对她的期望,父母非常高兴,自己当然也高兴。如今,当问到她:你喜欢学校吗?喜欢老师吗?她直截了当地回答:不喜欢!问其原因,她说:我笨,学习不好,老师时常批评我,同学也骂我。其实,我非常努力,努力读、努力写、努力背,可就是记不住,更不要说做灵活的数学题目和写作文了(当然,她的话没有那么通顺)。是啊,当初父母告诉我们说,孩子在一周岁不到时持续高烧,在治疗的过程中,烧是退了,可听觉神经坏了,大脑神经也受到了影响,学习上肯定与其他小朋友有很大的差距,这一点父母是清楚的,因此也没有高的要求。做老师的就更清楚了,但是老师不能这么想,还要朝着自己认为最理想的方向培养她。因为,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检查、验收都要评估教学质量,合格率、优秀率、平均分等数据一个个。于是对差生进行没完没了的补课,课内补、课外补,老师补、同学之间相互补,回家了要求家长补或请亲戚补。这其中老师免不了要发火,因为没效果;同学要讽刺她,因为她拖了班级的后腿;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亲戚更要发脾气了,因为失望怨恨痛心等一同涌上心头。因此,她整天看到的是凶巴巴的脸。有时候她的父母提出退学,理由是反正学不会,还不如回家跟妈妈学干活。可她不同意,理由是自己还小,其他同龄人都在上学。其实这个聋生还是有其擅长的东西的,比如:她的舞蹈跳得很好,每次学校对外宣传都能看到她优美的舞姿;她劳动很积极,每天早晨在宿舍、教室、卫生包干区都能看到她打扫卫生的身影;她的刻纸、编织、刺绣等手工制作很出色,每学期举行的“素质教育成果展”中均能看到她的作品,有的在报刊上发表,有的在市级竞赛中获奖……所有这些,很可能成就了她如今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很受人家欢迎。

聋生人数不多,却他们每人都有着很多很多的“与众不同”。我们常想:老师、领导平时常说的对聋生“爱之深责之切”“恨铁不成钢”,这种“爱”是否有点“本位主义”,是否更爱自己的教学成绩;更爱自己的办学成果;更爱这些统计数字。对一般正常的孩子来说,是铁定能成钢,只要付出主观努力。可对残疾孩子来说,在某些情况下是“铁”的可能永远是“铁”,不可能成为“钢”。有时还可能是“石头”、是“砖”、甚至是“土疙瘩”。因为有些残疾通过训练、补偿会得到康复或有所好转,可有些残疾是“不可逆转的”,更甚的将“越来越糟”。

对残疾人的关心,作为父母亲人来说,将倾其所有,让他们吃好穿好,吃满意穿满意;作为老师来说,将竭尽其智慧,希望他们按计划有步骤的掌握文化知识,完成学业;作为社会来说,将不失时机地呼吁人们奉献爱心,对他们进行安置、帮助、救济,希望他们安分守纪,不要给社会添麻烦……可就是没有人探询一下他们的精神世界;关心一下他们的精神需求。“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作为残疾人更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信念的支撑,时时激励着自己直面人生,去克服生活中一个个艰难困苦,去最大限度地开发自己的潜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们是否能给聋生更多的自由生活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由地成长。因为自由生成智慧,自由生成人格。不要尽是别人来“告诉”他们。大千世界纷繁复杂,是不可能用一个“大拇指”和一个“小拇指”来区分与概括的,应该让他们亲身去慢慢地体悟。我们为何不让聋生尽情地去玩耍一下:让他们去爬树、掏鸟窝、摘果子;让他们尽兴地玩泥沙、玩水;让他们自己去组织游戏、自己选择玩伴,因而尽情地欢笑;让他们痛快地跌几跤、被人欺负几次,因而尽情地哭几次;让他们去冒一冒险,给一些钱让他们独自去购买自己所喜欢的物品、让他们独自回家、独自到校;让他们自己去争吵、打架来解决他们自己之间的争端与矛盾(老师只要在一旁观看以防超过一定的度);我们为何不让聋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寻访一下社会上聋人的生活现状,了解其成长的经历,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寻访父母辈的生活成长的历史,与自己的生活相对照能得出些什么;寻访一下与自己同龄的正常小朋友的学习生活状况,去背一下那沉重的书包,去翻一翻那厚厚的练习册、作业本、考试卷、参考书……让他们自己去感受、体悟。

 

 

无线助听器耳鸣助听器移频助听器隐形助听器防水助听器开放耳助听器骨导助听器儿童助听器老人助听器
Copyright © 2015 北京助听器验配服务中心sitemap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3049430号   本站隶属北京神州鸿声听力科技有限公司回龙观分公司